2024年12月24日下午,在梁强教授的指导下,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首次“思政课程结课复盘研讨会”顺利举行,营销2301班和营销2302班全体同学齐聚线上,开展了专业思政课程结课复盘研讨会。
思政课在不同学生眼中的形象有所不同,有学生认为它充满智慧与启迪,是成长的“魔法书”;也有学生觉得它略显枯燥,是学习的“挑战山”。本次研讨会核心议题为: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思政课的魔力,提升思政课堂的抬头率与获得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与价值。整个复盘研讨分为四个部分:寻找思政课的趣味因子,让思政课摆脱枯燥,充满活力;揭开思政课的神秘面纱,让同学们分享使学生真正理解思政课的价值;挖掘思政课的实践智慧,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展望思政课的未来,为思政教育指明方向。同学们围绕如何提升课堂出勤率与参与度,以及如何借助思政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展开了深入探讨与经验分享。
研讨会由营销2302班学习委员徐笑同学主持,对于八个不同的研讨主题,同学们各抒己见,为思政课更好开展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李心妍将思政课比作一部名为《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电影,形象地阐释了思政课在学生心中播下意识火种的重要意义。刘天禹回忆起高中时期的政治老师,正是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他深深爱上了思政课。蒋志昊别出心裁地提出,希望思政课能变身为场景模拟,如中共一大的场景,甚至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背景和革命先驱的思想。
张姚卓赛提出他对话语场域、博弈与交流在当代世界的重要性有些困惑,经过阅读书籍逐渐解除心中疑惑,也期待着学习更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和运用。张子鑫选择与孔子对话,探讨教育理念、道德规范以及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为思政课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徐笑分享了“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对她的深刻启发,提出在长久发展规划中要有全局的规划战略,有时停下脚步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刘家珊则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思政课如何助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职业规划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最后,张宇欣踊跃发言,从科学与前瞻性、交互式与体验式、多学科融合、因材施教结合自主学习、加强社会实践、增强国际视野等方面展望未来,描绘了一幅未来思政课的蓝图。
本次思政课程复盘研讨会是商学院思政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科学性与前瞻性、因材施教、交互式与体验式、强化社会实践、多学科融合以及增强国际视野,成为了思政课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同学们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学习习惯,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的场景之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组织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思政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多学科融合则打破学科界限,为思政课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国际视野,使思政教育与时俱进,助力学生们发展成长为具有全球眼光的新时代人才。
通过本次研讨会,大家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同学们期待着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角色扮演、社会实践、多学科融合等方式,提升思政课的效果。同时,主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
梁强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给予充分肯定:“在我的设想中,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讨论会,更是一次充满创意、情感和智慧的思维碰撞,旨在提高课堂的抬头率与获得感,激发同学们对学习与研究的热情。信息时代,课堂成为注意力争夺的战场,要真正让学习回归本源,教育者和全社会均需共同努力,重新认识学习的价值,创造更有意义、有链接、有趣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心底重新爱上学习,体验到学习的真正乐趣和成就感。期待通过教育的力量,让每个人都能在尊重与理解的温暖阳光下,自由地绽放真我,优雅地自我成长,让智慧与美德在时间的长河中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相信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课将在当代学生心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