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育教学创新与学科建设发展,助力培养适应全球数字化变革的商科人才,3月28日,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京滨教授应邀为我院教师作题为《数智时代商学院国际化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讲座。商学院党委书记刘玉斌、院长张建宇、副院长卢政营出席讲座,学院教师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AACSB认证: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讲座伊始,王京滨院长首先介绍了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认证的基本情况。AACSB是全球商学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的认证之一,目前全球仅有不到6%的商学院获得该认证,其严格的评估标准和持续改进机制使其成为衡量商学院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王院长强调,AACSB认证不仅是对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全面检验,更是推动学院国际化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王院长结合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认证历程,详细解读了AACSB认证的核心要求。他提到,认证过程强调“使命驱动”,即学院需根据自身定位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并确保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与使命保持一致。此外,AACSB认证还特别关注“学习质量保证体系(AOL)”,要求学院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持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国际标准。
数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商科教育的未来趋势
在谈到数智时代对商科教育的影响时,王院长指出,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商业环境的深刻变革对商学院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新兴技术的兴起要求商学院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另一方面,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国际化合作成为提升学院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面对这些挑战,王院长提出学院要通过“工程+管理”“科技+管理”等交叉学科建设,推动学科融合创新;同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国际交流平台。此外,学院还要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新模式,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教学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产教融合与国际合作:实践与探索
王京滨院长特别强调了产教融合在商科教育中的重要性。他介绍,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轨道交通、建筑、金融、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并引入“移动课堂”“案例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化方面,学院通过中加合作项目管理硕士、中日研究生论坛等项目,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王院长表示,国际化不仅是学生交换和师资互访,更重要的是在课程体系、科研合作、文化理解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从而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科人才。

商学院副院长卢政营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商科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既要扎根中国实践,又要具备国际视野。王院长的分享不仅加深了我院教师对AACSB认证的理解,也为我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经验分享会,更是商学院迈向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起点。商学院将积极借鉴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认证经验,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并在近期启动AACSB认证准备工作,探索商科教育在数智时代的新路径,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学院国际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