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结构
教师详情页
闫俊娜
2024-04-10 10:21  

姓名:闫俊娜

系别:市场营销系

职称:副教授,硕导

电话:022-88186232

电子邮箱:yanjunna905@163.com

个人简介:

闫俊娜,女,管理学博士,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建模、碳中和路径及能源系统升级。主要经历:2016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Energy Studies Institute短期访学,201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年获批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以及天津市青年后备人才,2023年入选天津财经大学青苗计划(优秀)人才。入职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7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9人。
教育经历:
2014.09-2017.06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管理学博士
2010.09-2013.01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程硕士
2006.09-2010.06 天津大学-理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部-理学、管理学双学士
工作经历:
2021.01-至今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副教授
2017.07-2020.12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
2016.08-2016.12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访问学者
教授课程:
物流理论前沿讲座(本科生)、物流外文著作阅读(本科生)、学术写作(本科生)、学术论文指导与写作(研究生)、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生)
科研项目:
主持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国内生产及贸易对多区域CO2排放的影响机理及协同减排路径研究》(后评估结果为“优”)
近年份论文发表:
[1] Junna Yan, Yingzhu Li, Bin Su, Tsan Sheng Ng. Contributors and drivers of Chinese energy use and intensity from regional and demand perspectives, 2012-2015-2017. Energy Economics 2022, 115: 106357.
[2] Junna Yan, Zhonghua Zhang, Mingli Chen, Tao Lin, Ke Yuan. How will Chinese cities reduce their carbon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spatial differen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29: 72461-72479.
[3] Junna Yan, Bin Su. What drive the changes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tensity during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Energy Policy 2020, 140, 111383.
[4] Junna Yan, Bin Su. Spatial differences in energy performance among four municipalities of China: From both the aggregate and final demand perspectives. Energy 2020, 204: 117915.
[5] 闫俊娜, Su Bin, 李莹珠. 能源与碳排放强度研究综述:基于乘性结构分解分析框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6(5): 1-10.
[6] Junna Yan, Bin Su, Yu Liu. Multiplicativ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d attribu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hina, 2002-2012.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 198: 195-207.
学术专著出版:
闫俊娜著.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投入-产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

 

 

关闭窗口
Responsive image